催眠從遠古時代起,就經常作為一種療癒、轉化身心靈的技術。到了近代,催眠已被正統醫療與心理治療領域的專業人員認定為一種正式的治療技巧,用來治療憂鬱、焦慮、自我挫敗行為。此外,也經常被用來協助癌症療癒、心理創傷、戒菸、減重、增進記憶力與創造力、改善運動表現….等。催眠所產生的意識狀態改變,能暢通意識與潛意識間的通道,找到限制性信念的根源,並予以置換、改變,達成身心靈轉化、療癒的目的。

何謂催眠狀態
催眠通常指的是一種放鬆而專注的狀態,這種催眠的放鬆狀態每天都會至少出現兩次以上,一次是從醒到入睡時,一次是從睡著到醒來當中的模糊意識狀態。當白日夢、發呆或是很專注地看韓劇、聽著別人說話、欣賞電影,無意識地開車或做著手邊的工作
,都是在一種自然而深度不一的催眠狀態。

而催眠諮商指的是對潛意識給予建議,在催眠狀態中,如果被引導植入暗示,則心智身體,將可以更欣然地接受改變。因此可以說催眠是改變信念的深層方法,也是進入架構二內在次元的通道


催眠為何可以用來改變信念、改善症狀?

是否經常覺得疑惑為何自己的實相總是難以改變?也無法明瞭自己創造此實相的意義?為何總是受困在同一種困境當中?習慣、情緒與想法,為何總是根深蒂固?以信念創造實相的觀點來看,勢必有潛藏的限制性信念群,互相拉扯牽制。而將注意力焦點集中在一個念頭上,到心無旁鶩的地步,就是所謂的催眠。所有的催眠技術程序,都是幫助鬆動、放開舊有的思維,並且將注意力貫注、加強、集中到一個特定的區域,而將所有其他的刺激都截斷,在這個歷程當中,會開啟接受的可能性,並且開始”相信”
新的信念,新的實相就隨之展開。因此催眠特別適用於處理想做與做不到之間的衝突症狀。當自己理智(意識)上相信,但情感(潛意識)上不相信時所造成的心理行為衝突,就很適合利用催眠來解決。


催眠可以用來探索,取得內在洞察

以賽斯的觀點而言,催眠的重要在它能使人從偽裝的抑制中釋放意識人格,如此知識才得以升起。催眠歷程會發展出一種適當的解離意識焦點,在其中內我會與我們共享啟發性的生命意義與象徵,並且拓展問題解決的能力與視野。因此,催眠可以帶出創造性、勇氣與深刻的意義,使人意識到自己可以改變的能力。如果想要探查我涵容一切的深刻智慧,催眠就提供了一種最佳內在探險的途徑。會真正發現,原來答案就在自己心中。


催眠如何進行?

催眠的歷程並不像電影當中或者是舞台的戲劇效果般,讓人好像完全受控在另一個人的手裡。那是一種狹隘誤導的形象。相反的
,催眠是一種有意識的作為。無須擔心自己有沒有辦法進入催眠狀態,所需要做的只是信任心理師的引導,將心沉靜下來展開內在的旅程。在其中,心理師並不扮演權威或控制者的角色,乃是與個案共同合作。催眠的技巧繁多,並沒有固定程序,但一般皆會包括初談評估、催眠測試以及目標設定等步驟,心理師會視求助者個人的性格、以及問題特質,來選擇不同的催眠方式。

 


注意事項:

  1. 每次催眠諮商前會進行一次評估會談,以評估問題以及個案是否適宜接受催眠諮商。一般而言,較嚴重的精神症狀、例如幻覺、妄想或情緒極端躁動者,並不適宜進行催眠。
  2. 若在諮商當中有任何特殊緊急狀況,心理師可依其專業判斷隨時終止催眠諮商。
  3. 本治療不以探索前世今生作為主要目標,仍以問題解決及療癒為核心,信任內我意識的引導與探索。

王 淳 臨床心理師

學歷
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臨床心理學組 碩士
證照
臨床心理師執照
專業催眠師證照
中國大陸 心理師證照
美國MTCA Level I 代謝型態認證諮詢師
經歷
賽斯身心靈診所、長青醫院 臨床心理師
台北市 衛生局、社會局、勞動力運用重建處 特約心理師

湯詠婷 臨床心理師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碩士
證照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證書
NGH催眠治療師、講師
國際費登奎斯身心整合教育協會認證教師
經歷
中山醫大身心健康中心 兼任臨床心理師
台積電員工關懷專案心理師
臺中靜和醫院 臨床心理師